今天,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2月份製造業PMI數據。12月份我國製造業PMI為50.1%,比上月下降0.2個百分點,連續3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。非製造業商務活動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為52.2%,分別比上月上升2.2和1.4個百分點,經濟水平明顯提高,三大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。
隨著宏觀政策組合效應繼續顯現,我國製造業供需兩端繼續擴張,非製造業景氣度水平明顯提升。生產指數為52.1%,比上月下降0.3個百分點。新訂單指數為51.0%,比上月上升0.2個百分點。兩個指數均繼續高於臨界點,說明我國製造業企業生產和市場需求保持擴張,特別是新訂單指數為51.0%,比上個月繼續上升,說明製造業的訂單情況有所改善,這也是一攬子穩經濟政策逐步落地後,拉動了內需,帶動了製造業需求的回升。
服務業回升向好,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.0%,比上月上升1.9個百分點,為4月份以來的高點。服務業擴張步伐加快,多數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高於上月,行業景氣度普遍回升,其中航空運輸、電信、廣播電視等行業景氣度均上升至60%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。
製造業PMI反映了未來兩三個月製造業增長的情況。從企業規模來看,大型企業PMI為50.5%,比上月下降0.4個百分點,高於臨界點。中型企業PMI為50.7%,比上月上升0.7個百分點,高於臨界點。小型企業PMI為48.5%,比上月下降0.6個百分點,低於臨界點,說明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經營情況好於小型企業。
從分類指數來看,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,生產指數、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,而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。
回顧今年全年PMI走勢,隨著穩經濟增長政策逐步落地,從10月、11月、12月來看,製造業PMI均出現擴張,連續三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,與三季度相比出現明顯回升。今年一季度PMI一度回到臨界點之上,隨後二三季度出現一定回落。製造業回升與政策的拐點是一致的。
自9月24日起,我國多部門出台了一攬子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,這些政策逐步拉動了投資和消費的需求,帶動了我國製造業景氣逐步回升。這也意味著穩增長的政策正在逐步產生效果。根據12月份兩大重要會議的決議,2025年要繼續全力拚經濟,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提振消費、提高投資效益,全方位拉動國內需求,以應對外需可能麵臨的挑戰。
當前出台的財政政策主要是給地方政府化債,通過10萬億的化債計劃,大大減輕地方政府還本付息的壓力,提振地方經濟。下一步可能會通過發行國債提高市場活躍度,拉動投資、帶動消費,從而在需求端推動經濟增長。預計2025年我國製造業PMI可能會繼續回升,保持在50%臨界點之上,從而為資本市場提供堅實基礎。2025年我國資本市場有望在政策利好不斷落地的帶動下,出現第二波、第三波上漲,因此建議大家對2025年的行情保持信心。
與歐美股市相比,當前我國股市整體仍處於曆史低位,A股和港股雖然經曆了一波上漲,但估值仍然較低,因此在2025年具有較大的估值修複空間。特別是一些績優股,上漲空間較大,許多股票的價格較高點僅為三折、四折,一旦市場信心回升,將吸引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。
以往資本市場的資金主要流向樓市,但當前我國樓市成交較為低迷,賺錢效應不強,投資者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已發生較大變化。因此,居民儲蓄轉移的方向將會流向股市,給股市帶來更多增量資金。我最近在全國各地的銀行省分行進行了調研,發現自9月24日之後,股民已開始行動,銀行的銀證轉賬大幅增長,但基民仍未廣泛行動,許多基民在基金淨值反彈後進行了贖回,這也表明當前市場的上漲仍處於第一階段。一旦2025年市場迎來第二波上漲,並突破10月8日創出的3700點左右的年內高點,市場的上行牛市趨勢將進一步確立,投資者的信心將得到更大提振,許多的基民可能會通過購買基金入市。這將帶動基金重倉股的估值修複,形成一波領漲走勢。
目前市場上漲主要由題材股主導,這與新進股民的風險偏好有關,喜歡炒題材、炒概念。一旦基民開始通過購買基金入市,傳統的白馬股將迎來新的機會,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也會選擇紅利股。因此,2025年市場風格將更加多元化,投資者在不同領域都有機會。喜歡炒題材的投資者可以在人形、低空經濟等新經濟板塊做投資,而喜歡傳統白馬股的投資者也能夠找到業績優良的好公司進行布局,一些追求長期穩定回報投資者則可以抓住紅利股的機會,追求高分紅、低估值的投資組合。
2025年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,投資機會多,賺錢效應好於2024年。祝願大家在2025年身體健康,取得優異的投資回報。
(作者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、基金經理)